加入收藏

关于蓝孩子

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 服务中国农业 助力农业强国

账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资讯 >> 种子知识 >> 官方辟谣:高温烫伤玉米籽传言不可信
最新化肥行情 植保技术 农药资讯 农资经销商攻略 政策法规 种子知识

官方辟谣:高温烫伤玉米籽传言不可信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4-06-28

6月中旬,河北省由南到北陆续进入了冬小麦抢收、夏玉米抢播的大忙季节。6月11日—13日,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其中,保定南部、廊坊南部、石家庄、沧州西部、衡水、邢台、邯郸的部分地区达40℃以上。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35℃以上的高温会‘烫伤’播种后的玉米种子,播种一定要选择下午4时以后进行播种,并及时浇水;或者错开高温天气(连续5天以上35℃),甚至适当往后推迟播种。”还有人提出:“对于已经播种但还未出苗的玉米,切忌高温浇‘蒙头水’,若低洼存水的地方,水温超过40℃,种子浸泡超过5分钟,种子就会失去生命力。”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夏玉米到底还能不能播种?播种后会不会造成玉米种子烫伤的问题呢?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了解玉米种子的烘干过程。玉米种子在收获后首先要经过烘干,玉米带穗烘干的温度一般为40~43℃,脱粒后种子的烘干温度一般为38~40℃,整个过程持续90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播种所需要的玉米种子就是在4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烘干而生产出来的;如果说35℃以上的温度就能将玉米种子“烫伤”或“烫死”的话,那么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玉米种子早已失去了活力,不能再被用作种子来进行夏玉米生产了。


其次,看看玉米的浸种过程。玉米浸种时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的水温,尤其是温汤浸种或变温浸种,水温更是达到55℃以上,玉米种子在如此高的温度条件下浸泡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都不会出现被“烫死”或“烫伤”的问题。


最后,看看气温与土壤温度的关系。近地表大气温度与土壤温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土壤表面温度要低于大气温度;夏玉米的播种深度多为3~5厘米,种子层所处的土壤温度则还要低。据科学观测,当近地大气温度达到35℃时,农田土壤表层温度大约为28~33℃,5厘米地温大约为25~28℃;而且秸秆覆盖也会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因此,35℃以上的高温天气根本不会造成所谓的种子“烫伤”现象。此外,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浇水还会使土壤温度降低,5厘米地温大约要比不浇水的降低3~5℃。


但是大家也一定要注意,生产上也确实存在播种后死芽问题。导致部分地块玉米干芽不能出苗的原因在于,播种时虽然土壤有墒,但不足以保证种子吸胀后正常萌发出苗。然而后续墒情不足导致的萌芽种子落干死亡的出现节点,使大家极易把死芽与高温联系在一起。高温加剧土壤干旱的死芽问题,实质是土壤墒情不足而并非高温所致。所以夏玉米播种后一定要及时灌溉蒙头水。此外若播后灌水量较大且不均匀,田间低洼处长时间积水,也会导致种子闷种窒息而死,但这也不是高温所致。


综上所述,所谓“高温天气条件下播种夏玉米会烫伤种子”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农谚说得好,“夏播无早、越早越好”“春争日、夏争时”。河北省夏玉米热量资源本来就不足,玉米生长季节短,灌浆期受限,千粒重偏低,产量受到一定的制约,夏玉米每延迟一天播种,亩产量大约损失5~10公斤。农时不等人,现在正是夏玉米播种的关键季节,希望大家抓紧时间抢播抢灌,争取获得玉米丰收。另外,在高温天气进行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等田间作业时,也特别提醒农民朋友多注意饮水和防暑降温,以免作业过程中出现中暑现象。







0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蓝孩子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蓝孩子农资网)原创,版权归蓝孩子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返回农资资讯首页

    上一篇:迪马DM800玉米收割机下一篇:零售商一旦开始做这两件事,农资店就离倒闭不远了!

    关键字:

    注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