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关于蓝孩子

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 服务中国农业 助力农业强国

账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资讯 >> 农资经销商攻略 >> 农资行业“三大怪”,你碰到了几个?
最新化肥行情 植保技术 农药资讯 农资经销商攻略 政策法规 种子知识

农资行业“三大怪”,你碰到了几个?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5-06


第一怪:远离一线的人指挥一线的人如何打仗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贯主张“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这或许是华为在短短36年里由一家作坊型小企业发展到世界顶尖企业的重要原因。可以想象,拥有超过6万名营销人员的华为公司,如果他们的指挥官不是来自市场一线,而是企业高层,那简直就是“灾难”。

农资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比较落后,不少传统农资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依然存在着“远离一线的人指挥一线的人如何打仗”的管理陋习。
不能否认,很多农资企业的决策者是业务员出身,都经历过市场一线的“摸爬滚打”。因为他们了解市场、了解用户,所以才能够做到企业的高层、才能够把企业做大。但就是这些曾经来自一线的决策者,随着位置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们渐渐地开始远离一线、进入“遥控指挥”模式。
更可怕的是,这些高高在上的“一把手”因为过去的战绩和功劳而变得盲目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根本听不进任何来自市场前线的声音,甚至动辄以“我比你更懂市场”“我比你更了解种植户”来回怼那些大胆谏言的人。当下面的的声音无法传递上去的时候,企业高层因为听不到市场的真实声音而“独断专行”,久而久之,企业的决策就会偏离市场。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强总理也强调“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因此,企业要想持续成长,指挥打仗的人一定要走出办公室,亲临一线、深入一线,用心聆听零售商和种植户的声音,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团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第二怪:不赚钱的人替赚钱的人天天哭穷

近年来整个农资行业上至厂家、下至零售商都在哭着喊着说“生意不好做”“钱难赚”。诚然,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原料涨跌不定、农产品价格走低、极端天气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资生意相对于过去来讲是有些不好做了。
但行业不好做就没有人赚钱吗?显然不是。事实上生意好的农资店依然生意很好,赚钱的农资人依然很赚钱。只不过这些人每天要么忙着卖货送货,要么忙着下地服务用户,他们都在闷声发财,当然不会炫富、更不会哭穷啦。
那行业里究竟是哪些人在哭着喊着不赚钱呢?一类是过去曾经赚过钱的人。十几年以前农资属于卖方市场,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卖。这些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他们赚的钱少了,相对于过去赚大钱的年代,的确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还有一类是赚钱很少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入行比较晚、要么是市场基础比较差、要么是能力比较弱,他们确实没有赚到大钱,但至少吃喝不愁。
由于这两类人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的呼声也最高,以至于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想当然地认为农资生意没法做了。实则不然,如果做农资真的一点钱都不赚,那么那些天天哭穷的人早就溜之大吉、逃之夭夭了。
笔者认为,农资依然是未来十年很好做而且很赚钱的生意。首先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会让政府更加重视粮食安全的问题,其次“乡村振兴”战略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农业,他们的回归将加速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这必然带来新的行业红利。
那么,传统农资人如何改变现在不赚钱、少赚钱的现状呢?
一是提升农技知识,从过去农资产品的“买卖者”变成农业技术的“输出者”。
二是转变经营思路,由过去销售常规类产品改为销售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产品。
三是优化用户群体,主动放弃散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种植大户的开发和服务上去。

第三怪:务虚的人教务实的人如何做好生意

作为实体的农资生意之所以越做越不好做,根本原因在于太“实”了。“实”到什么程度?以草甘膦、草铵膦、尿素、复合肥这些常规产品为例,只要是有些行业经验的人,一看配方和含量就能估算出产品的成本。传统生意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如果连成本这一关键信息都能被买家轻易掌握,你说这种生意还怎么做?
啤酒之所以好喝是因为有沫,草坪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有草,现如今的农资行业就像没有沫的啤酒、没有草的草坪一样缺乏溢价空间,这样的生意不难做才怪。
所以说,要想做好农资生意,就要在“实”的基础上注入“虚”的基因,如营销、包装、品牌、故事、服务等等。农帮帮能在草甘膦除草剂的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靠的是营销和概念;芸乐收能够成为十亿级规模的大单品,靠的是团队和服务,这两个产品的成功是“虚实结合”的典范。
既然“虚实结合”这么奏效,那“务虚的人教务实的人做生意”何罪之有呢?这和农资行业的独特属性分不开。虽然农资属于传统生意,但农资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壁垒,如果一个人缺乏行业经验甚至是企业经验,是很难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以笔者为例,我在进入农资行业之前是一名咨询师,入行的前两年担任重庆树荣公司(主营业务是草甘膦除草剂)的首席营销顾问,那时候我工作的重心是产品策划和会议执行。2021年底我受命独立操盘施莱宝生物刺激素项目,当我真正走到市场一线、走进种植户身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整个农资行业的认识是很肤浅和片面的,同时发现很多行业专家的观点要么是过时的,要么是不接地气的。
实际上这些专家大都有过在农资企业工作的经历,那为什么他们的观点越来越不接地气了呢?这是因为他们站的角度、立场和企业不同。很多专家为了生存需要销售他自己的产品,如培训课程或咨询服务。为了挖掘客户的痛点,他要站在更高地维度,高屋建瓴地提炼和兜售他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往往是建立在行业的共性之上而非企业的个性之上的,所以他们的很多务虚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有什么用。因此,企业要想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找那些能够真正深入企业内部的实干型专家合作才好。






0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蓝孩子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蓝孩子农资网)原创,版权归蓝孩子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返回农资资讯首页

    上一篇:农民精耕细作的土地,为啥被种植大户承包后,就变了味道?下一篇:种植户获赔48万余元!“三无”农药遭重罚!

    关键字:

    注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