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关于蓝孩子

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 服务中国农业 助力农业强国

账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资讯 >> 农资经销商攻略 >> 连体和套装农药饱受争议,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最新化肥行情 植保技术 农药资讯 农资经销商攻略 政策法规 种子知识

连体和套装农药饱受争议,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1-16

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针对农药监督中发现的种种乱相,要求各地对农药经营商户所经营的农药产品与其上传的农药登记证不对应、农药连体包装和套餐式包装、人为损坏农药标签二维码、销售过期劣质农药、未建立购销台账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还明确要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以委托加工为名出租、出借农药登记证,套证、套牌生产经营,销售连体包装、“套餐”农药等违法行为的,要依法查处……

显然,国家农药管理司将销售“连体包装、套餐农药”行为与种种农药违法行为并列,视套装农药为非法。其实,针对套装农药现象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们不妨归纳一些成因,来揭示这个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热点问题。 

套装农药组合种种


套装农药发展至今,并成为一个越来越尖锐的问题,也是农药市场发展到需要提供综合性作物解决方案的一个标志。农药市场与各行各业一样持续推陈出新,采取差异化策略、螺旋式前进,也奉行弱肉强食、各显神通的竞争法则。
套装农药面市之初,主要围绕农药助剂做文章,再就是采取农药与微肥、2种及2种以上功能互补的农药进行包装,以配合推广各企业推出的作物解决方案。
农药加工企业有了合格的原药及助剂才会有高质量的农药制剂,还需可靠的制剂加工工艺,良好的加工设备。但是目前加工设备水平不一,做出来的农药制剂当然就有好有坏,药效也就不一样。这就好比做馒头,用同样的面粉、酵母、水,不同的厨师用不一样的厨艺做出来的馒头差别很大;如果面粉不一样、酵母也不一样、厨师又不一样,那做出来的馒头差别就更大了。对于农药套餐来说,因其组合配伍的各种农药千差万别,因此效果好坏也是各有千秋,如何规范确定是一大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农药套装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致有如下几种主要形式。
1. 助剂型组合。这类农药与助剂的组合出于增加某种功效,借助剂功能而组合的农药套装,额外组合进包装的助剂被称为“农药配方助剂”,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农药制剂除了要选择好的助剂,还需借助它们具有的渗透性、展着性、润湿性、防飘移等作用,来达到更好的防效。
据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农药利用率仅为35%左右,要想缩短我国农药利用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研发出更好的助剂是个突破口。譬如说喷施的药剂都有一定表面张力,张力过大药液就会在叶片上形成水珠状而无法铺展,大部分药液会从叶片上滚落下来,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药利用率;遇到表面是蜡质层的叶片,常规普通的药剂更是无法渗透,农药有效成分渗透不到叶片内,就起不到应有作用,这就需要仰仗功能性助剂来增强药剂的渗透性。
助剂与农药组合对研发和生产工艺要求也很高。农药登记施行核准制,如果登记的制剂无法达到施用时的效果,或者一些助剂不适宜用作制剂生产,这就需要在施用环节另添加助剂,这种方式选用的助剂往往是生产厂家或经销商们经过反复试验后才选定的,相当于二次稀释时“桶混助剂”。此外,随着无人机喷药的普及,需要满足抗飘移、抗挥发作用的“飞防助剂”,借其以提高农药制剂的利用率和效果,减少作业成本。
2. 混装型组合。是指把两种甚至更多的农药品种捆绑在一起销售,来达到一次施用可以防治多种有害生物的目的。具有较强实力且登记产品很多的企业可能以纯自主品牌产品进行组合,当自主品牌的品种不全时,会引入其他厂家的产品,形成套餐式组合,推荐给农药销售渠道或用户施用。 
这几年厂家针对大田作物或某种经济作物,持续不断地试验,纷纷推出一组或几组套餐产品,也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3. 全套餐型组合。迎合作物种植药肥一体化、药种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等趋势,一些企业也在探索一体化的农药产品包装组合,如针对水稻作物,套餐内包括了水稻田需要使用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几乎所有相关产品。这也是作物种植综合性服务的一种模式,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农业服务水平,由一个个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保姆式服务推进。

套装农药推动了谁的“奶酪


套餐农药的出现必然会打破原有市场的秩序,也会给各相关方带来不同的影响,尤其对那些靠单品打拼天下的企业和经销商带来一定的冲击,对农药使用者来说利弊相参,难以一概而论。
新生事物的出现必定会打破原有的生态体系,固有的利益平衡也被打破。为规范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织牢织密监测预警网络,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依据2022年1月24日实施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规定,植保机构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的有关技术工作,县级以上植保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发布工作,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保机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或聘用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2020年5月1日实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对擅自向社会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行为也加以处理。
由此可见,自5年前植保系统已与农药经营实现脱钩,但其拥有的与农药经营、施用密切相关的病虫害监测与预报职责,以及伴随的植保用药建议处方权还是很明确的,虽然这种处方权的权威性、影响力以及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但目前还是不可或缺,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具有外资背景的农药企业与国内较优秀的企业,都设有专门的技术推广职能部门,由一帮植保技术人员负责筛选各类配方,甚至走向田间去推广产品,具有普通企业没有的技术支撑。他们根据病虫害测报,通过大量试验,把自产的或市面上有售的其他厂家产品组合进自己的作物病虫害防治配方中,并把这称之为作物一体化解决方案,进而走向套装之路,这也是目前许多企业采取的经营思路。这种做法有点类似医院既开处方又配药的模式。
有限的农药市场一旦出现了基于各类解决方案的套装产品新事物,确实也得到了许多经销商和农户的认可;但也有很多企业由于产品配套能力不足,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作物解决方案;有的企业采取不当的竞争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鱼目混珠来推销自己的套装产品,这种做法也走不长远,必然会遭到管理部门的惩处。

套装农药迎合了谁的需求


套装农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资服务机构及各种规模种植户的需求,也较好地解决了农民选药难、配药难问题,因此农药经销商以及许多生产企业也是纷纷参与其中,毕竟这种模式还是很受市场欢迎的。
农药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利润。面对我国农业种植职业化、农场化的大趋势,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种植智能化、集约化、服务一体化也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具有植保技术实力的农药企业基于试验开发出的系列作物解决方案,并由此推出同一品牌产品的套餐农药也是一种服务手段和营销创新,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市场需要,当然也必须遵守相关规范。
需求就是风向标,作为农药生产企业,如果你能为用户着想千方百计地提供各种解决方案,改变以往的单一销售模式,那么也必然会赢得渠道客户及施药用户的青睐。
此外,合规的套装产品也容易得到广大施药服务组织的认可,尤其对于使用农药比较多的各类农场、特别是新兴的家庭农场更是欢迎农药企业提供这种套餐式的作物解决方案。
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减少、土地兼并流转加速,农民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就不能再固守原来“一瓶(袋)药、一桶水、一亩地”的喷洒方式,而须改为大包装来满足种植大户的需求。在山东果园里,用大水池配药已出现若干年了,在新疆棉田用大水车配药也成为常态。大规格包装不仅减轻了废弃的农药包装物回收难度,还使包装物回收回用成为可能,也是农业绿色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再者,农药销售具有技术含量,进入门槛也比较高,但复杂多变的作物生长环境,使得销售门店往往也有技术吃不准、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因此有上游生产厂家或批发商给出不同的作物防治套餐,也是求之不得的。渠道商们面对各类服务组织、各种所有制及规模的农场、种植大户群体时,套餐相对更容易推广,销售更容易上量,更容易与低价倾销、添加隐性含量的小商贩们相区分,也更可能居于竞争有利地位。当然,这些经销商在推广前也会到田间做药效试验,以自己的样板示范田来支撑套装农药的大面积推广。
相比经销商来讲,施药服务组织更青睐套装产品,获得的套餐包装产品,都是符合当地农情的大规格产品,配药省工节时,每季下来省去的包装费用也是可观的。种植大户们也需要伴随作物生长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套餐农药也减轻了他们许多选药用药的麻烦。

套装农药的优势


套装农药的实质不只是农药的本身,而是一种技术营销手段,也是市场营销策略,是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策略、实施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手段。

1. 套装农药是植保技术创新的一种体现

(1)种植规模的扩大需要植保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我国面临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一样的种田人口老龄化窘境,农村单家独户、小田小块种植也向集约化、大田化转变,使用农药的种植户发生了变化,农药的包装也应进行适应性调整。

据相关报道显示,在日本果农们使用的药械和药剂由农业协会统一提供,或者几家几户组成一个合作小组统一采购和使用,这样的好处是统一采购的药剂一般都是大品牌,是质量可靠的好药剂,而且几家农户共享一个打药工具,还能节约资源和成本,大幅减轻个体的劳动强度,对于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管理果园的日本来说,不失为最科学的管理模式。

(2)西方农业服务化水平更先进,专业的植保服务定单契约服务受欢迎。专业的植保喷洒服务仅是作物全生长周期的一部分而已。从《美国农药包装钢桶剧增》这则报道看,美国钢制运输容器协会在联合国主办下正在帮助建立国际承认的农药包装容器标准,美国用于密封的农药应用系统使用的农药包装正在逐渐扩大,更适用于集约化的农业和专业化的农场。钢制运输容器在农业化学品市场普遍使用也是发达农业国家农药服务社会化的真实体现,他们使用的药剂必然是成套的、大包装化的,而精准性、专业性也是我国农药服务的大方向。

(3) 提供组合产品也是延长产品生产周期的有效措施。大多数农药是精细化工的产物,除了原药及助剂之外,农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对农药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关联。化合物原药要经过特殊的设备,根据剂型不同进行一步一步的加工,才能做成理化性状稳定的合格制剂。想要把农药制剂产品做到高品质,优异的加工工艺是必须的,而想要把加工工艺搞好,良好的加工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经复杂的试验示范核准上市的每一类产品,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还要接受再审查过程。因此企业都希望能够延长自身产品的使用周期,珍惜稀缺的登记产品资源,自然而然热衷于将单剂产品通过混配来登记推广,在混剂中选用更多合适的功能性助剂来增加整体效果,延缓作物有害生物的抗药性,进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4)生产销售农药产品及提供植保服务企业拥有一定的处方权为其推广套餐产品提供了便利。根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生产者可直销也可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生产者与渠道商有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性技术指导义务,由此可见从事农药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应都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农药施用、病虫害防治的处方权,而这对企业推广套餐式产品提供了政策支持。

(5)差异化营销和精准服务是趋势,套装产品产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拥有更多市场份额,提供差异化服务、精准服务就成为一种必然。为此,在企业自有品牌下,为更好地服务客户、满足用户,自然会将自有品牌下诸多品种组合,然后推荐给渠道上的批发商及零售商,提供给有这种需求的广大种植户,就这样各种农药套装组合孕育而生。

2. 模糊价格的需要

如今国内虽然存在着1700多家合法的原药及制剂生产企业,登记着数万农药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复配产品,重复登记的热点产品将农药市场搞得很混乱。一种有效成分就有几十个同类品种登记,让参与竞争的企业谁也无法忍受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有条件的品牌企业、技术后劲较强的企业纷纷响应用户及渠道客户的呼声,做出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套装,针对区域特色、针对专门的作物推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施行精准营销,再给套餐制订一个总体价格,进而模糊了单品的价格,弱化了低价竞争的压力,从而借套餐方案突破长期以来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成功区隔竞品,延长同质化产品的市场周期,淡化产品价格,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对渠道商以及用户来讲,销售使用套装农药不仅可以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套装农药的弊端

 

凡事利弊共存。从套装农药推广以来,业内人士也发现存在不少负面现象。

1. 搭售问题。个别企业在套装组合中除强势产品外,还搭进了弱势产品,即搭售销售不畅、效果不好、难以产生利润的产品,从而增加了用户负担,也降低了套餐质量。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套餐农药存在最大的问题和普遍现象,具有糊弄消费者的嫌疑,是不诚信的行为。另外,搭配混装后的产品包,明显放大了产品登记范围,这与现行农药登记规则相悖,破坏了农药登记制度的严肃性。

2. 垄断问题。由于市场热点产品获利颇丰,短时间的用药季,很容易形成“一药难求”的局势。这类产品被纳入套装后,基层植保人士却无法购得单品,从而形成套餐厂家利用市场地位变相垄断的现象。如此一来,作为规范的市场化产品,不仅有损市场从业者的利益,也妨碍了广大消费者权益。

3. 纠纷问题。农药施用后的药效会因套餐因素难以追溯,更容易出现质量纠葛,相互扯皮。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使用者或经销商,如套装上出现瑕疵,厂家更易受要挟。若因施药效果起了争执,或套餐中的任一产品出现纰漏,将导致相关产品被追溯问责,到时会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4. 包装问题。套装农药与农药标准化生产不合拍,需要专门的设计,如包装物料的通用性较差,一旦过期就会成为劣质农药。对于过期的废弃包装物、废弃物料,在废料专项处理费高企形势下,必然带来更棘手的改装成本、处置成本,从而拖累企业整体的效益。

套装农药的整治建议


以提供作物解决方案为目的的套装农药大量涌现,标志着我国植保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变革,也是农业全程化服务的一种需要。套装农药既然已成为一种现象,就要进行适度的规范并加以科学引导,共同推进植保技术革新,助力农业现代化。

新生事物出现时难免有混乱情况发生,对待套装农药中混水摸鱼的现象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同时对套装农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进行适度整顿,适时作出规定来引导。过度控制套装农药,会压制农药相关方合理的需求,特别是终端需求,还会使植保技术创新热情被扼杀,不利于优秀农药企业创新的全程式作物解决方案的推广。此外,简单粗暴地对待农药套装现象,也会使农药企业向服务专业化转型的目标落空,为农民服务、为农民降本、为农民增产的措施难以落实。

针对各种形式的套装盛行,人们还在观望。从现行农药执法规范中还没有针对性的直接明确的查处规定,导致执法纠正有较大的争议。虽从《农药管理条例》及《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有相关条款可比照,但大家仍期待农药执法部门尽早出台专门的可操作的规定。

从网络检索的诸多案例来看,农药企业是不能直接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牌、非农药产品放入一个包装中。最稳妥的办法是可用一个简单的包装袋或空的周转箱或桶置放农药产品和其他单品,让渠道商或喷药者自行配伍复配。其实,这就像农药生产厂只给渠道商或用户一个购物篮,由他们根据有关部门开出的药方自主拿药、配药,如同大家进超市选购商品一样操作。因此原本农药生产厂商及销售渠道商们设想,预先直接由厂家生产出连体包装或套装产品然后进行销售,从而淡化价格、区别竞争产品的做法恐难得到官方认可。

其实,农药套装式销售完全可以借鉴医院开处方药的做法,凭处方来配制不同品种的农药, 并对每一个品种标名价格、使用方法等,而不是事先就把套餐药打包好并定制一个价格然后进行销售,这种做法估计很难行得通,也比较难管理。

但基于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满足大众便利追求,我们也要积极对套装农药进行科学分类,在满足质量追溯前提下,正本清源,对农药套装销售现象进行监督指导,实现由乱而治。

对现行的法规再宣贯,由专门机构对包装规范进行针对性解读,强调执行包装规范的严肃性,对违反规定,特别是可能造成药害的启动追溯程序,追究失职责任,施行市场黑名单制度;特别对明显违反规范的,就要坚决打击,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农药使用者的力量来进行监管。

生产厂家开展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要摒弃一药通用思维,严格按照混配原则来配药。注重作物解决方案的区域性,标靶要有针对性,对权威的实验数据要乐于跟同行分享;厂家推广的助剂也要进一步与农药产品分开,不能混装,现实是有些厂家生产的助剂虽然有效果,但安全性能、环保性能仍有待提高。

渠道商对合作厂家提供的套装农药要积极到植保技术部门备案,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管理,以避免植保套餐给自身带来不利影响。

用户要从正规渠道进货,致力通过线下线上结合方式,理性找到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商,来保障自己农作物的丰产丰收。大多数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很多依然按照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防治病虫害。因此,使用已禁高毒农药、增加剂量施用农药、农药施用方法不当等问题屡见不鲜,虽然职业农民的队伍在扩大,但对植保技术仍然非常渴求。

新《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二维码追溯功能需要大力使用,倡导农民借助农业部农药质量追溯网站,通过二维码的扫描来验证农药产品的合法性。着眼于推动农药减量增效,配合植保药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药种一体化、无人喷洒技术推广,加大对套装用药配货服务指导。更加关注系统化的农药服务,从中寻找合作厂家,施用理想的农药产品以获得优秀的作物解决方案。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尽快制订套装农药的管理办法,让行业对照执行。各地方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密切搜集销售的各种套装农药,进行必要的跟踪管理,不仅是为企业,也为辖区的渠道商把好产品关。发现异常立即追溯源头,以减少农药套装存在的风险。同时也要查处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防止隐性农药、超施用范围、过保质期农药产品等以套装农药的面目出现从而为害农业生产。







0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蓝孩子农资网无关。如无特殊注明均为本站(蓝孩子农资网)原创,版权归蓝孩子农资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返回农资资讯首页

    上一篇:辣椒花后施肥小技巧下一篇:湖北:真金白银做强“农业芯片”

    关键字:

    注册
    在线咨询